淮安经开区:用好“四则运算”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质效

发布时间:2023-11-11 09:06   内容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6203   

今年以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党总支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示范区”的总体要求,着力用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全面优化涉企人社服务,聚力打造“招工引才、降本增效”链式服务新模式,以党建服务的“红色引擎”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淮安经开区:用好“四则运算”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质效

在用工保障上做“加法”。紧扣“稳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的人力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总体方针,千方百计为企送工保生产。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包企服务,“一企一策”细化服务举措,与区内外人力资源机构密切联络,确保按时保量送工。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宣传招聘月”活动,为区内光伏龙头企业储备员工2905人;开展“送工专项服务”为区内大型电子企业开展紧急用工调度,4天时间为其紧急招聘900余人,累计招工3423人。搭建“线上+线下”人力资源供需对接长效平台,累计开展专场校园招聘会、专栏线上招聘活动、网络“直播带岗”、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127场次,为重特大项目和规上企业招聘员工2.68万人次。加强区域间劳务协作,向中西部地区推送重点项目用工信息,多渠道助力解决企业用工,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设。今年贵州毕节人力资源分市场顺利揭牌,进一步发挥区域间互补优势,为区内企业招工引才提供更多渠道。

在惠企服务上做“减法”。减轻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累计推荐创业担保贷款170笔,总金额超6400万元;减轻企业培训成本,针对企业实用型人才需求,集中开展了机械维修、服装加工、建筑焊工、餐饮家庭、电子电器等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技能晋升培训工作,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50余万元,惠及117家企业。减轻企业用人成本,5-8月份积极落实工伤保险费率下浮20%,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420余万元,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单位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继续实施“免申即享”模式,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60%,预计将为全区2391余家用人单位拨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500余万元。

在人才聚集上做“乘法”。落实“归雁”“筑巢”“引凤”“强基”“安心”等五大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持续丰富“才聚淮水畔智汇经开区”品牌内涵。今年以来,已经为重点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等精准化服务100余次。持续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7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总量的33.77%,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6.17%。指导主导产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目前10家龙头企业完成技能等级自主培养技能人才2224人,进一步突出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的用人主体地位,激发起企业人才活力。

在提质增效上做“除法”。积极推动人社公共服务领域“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改革,以减少企业跑腿为宗旨,全面落实“综合柜员制”,打通部门、科室间信息壁垒,实现人社业务“一门办理”、 服务大厅“一窗受理”、 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推动医保、社保业务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实现企业职工退休申请等20个事项“提速办”。深入打造“1+6+N”人社综合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医保15分钟服务圈”等基层服务站点,将涉及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30余项人社、医保业务延伸至街办、社区办理,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推动网上办理,充分发挥“智慧人社”作用,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马真飞 郑逸文 彭春松)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