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济①丨攀高逐新,固制造强市基底

发布时间:2023-12-26 23:12   内容来源:济宁新闻网      阅读量:6845   

编者按:

央媒观济①丨攀高逐新,固制造强市基底

洞察时与势、把握危与机,拔节生长、向新延展!回首2023年,济宁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竞争姿态,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展现蓬勃动力。

号角嘹亮、步履铿锵。2023年,济宁用坚韧、创新、果敢和温度,书写下数不胜数的好故事,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中闯出新路子、打造出新亮点,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的特别关注和点赞,一篇篇报道、一个个镜头,让社会更全面直接地看到了济宁的不凡。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济宁市坚定实施“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大力发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把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作为头等大事、主攻方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2023年,济宁“制造强市”战略蓄势突破,全市“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74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税收同比增长36%,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在央媒的相关报道中,济宁向制造强市迈进的冲锋号响彻中华大地。

聚力争先进位做强高质量发展引擎“2023年,济宁市将把工业经济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和‘动力源’,强制突破制造强市战略,实施强企方阵、产业链延伸、金融助力企业、技术改造、助企攀登行动,推动‘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突破4000亿元……”2月27日,央视频栏目第十四期刊发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的专访《济宁:制造强市 争先进位》,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营造了浓厚氛围。

克勤奋进、乘势而上!2023年,“争先进位”成为济宁市各项工作的主基调,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争先的浓厚氛围。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济宁市一直在摆脱煤炭依赖、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凤凰涅槃”上持续用力,从央媒体的相关报道中,让大家读懂了济宁制造业拥有持续竞争力的秘诀。招大做强,构建绿色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去年,宁德时代落子济宁,为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现如今,宁德时代在济宁布局的五大产业板块全速推进,一期投资14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桩基施工,这里将生产全球最先进的动力电池,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基地。新能源巨头的落地折射出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作为“231产业集群”中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济宁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围绕水污染防治、绿色节能建材两条核心产业链,培育公用环保、天意机械等重点企业,支持济宁经开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发展,逐步形成了“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位于济宁的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路面宽阔整洁,草木错落有致,车间一尘不染,去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今年,天意机械的大宗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及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项目将进行试生产。”3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山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综合报道了济宁正以“绿色制造”抢占节能环保产业的新赛道,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聚焦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市,济宁市着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倡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在山东济宁,我国首个交通与能源融合示范工程建成,工程利用高速公路边坡、收费站等空地建设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站,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新能源汽车等提供绿色电能……”9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点赞济宁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扶大培优,锚定优势产业实施定向突破。“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装配车间忙碌。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土机产销量全球持续领先……”6月18日,《经济日报》以图文形式报道了济宁高新区持续为企业赋能,助力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向高端迈进。

2023年,济宁市制造业产业集群群雁齐飞,“老牌”工业企业成为夯实工业经济的“压舱石”,新兴产业成为“增长极”。聚力要素支持跑出城市转型加速度

肥沃的科技土壤、丰沛的资金水源、充足的政策阳光……是制造业“雁阵”破风前行不可或缺的要素。

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大市向现代制造业强市的转变,科技赋能下的动能转换是关键一步。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居山东省第一位……制造强市作为全市首位战略,济宁正全力建设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

11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稿件《各地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一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报道了济宁市引导党员、干部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化提升“干部助企攀登”,大力推进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方阵型崛起,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刚刚研制的这台机器人最薄款可做到127毫米,最高载重可达7吨,使用同步液压杠技术,举升过程中可达到毫米级同步。”在山东西曼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进行出厂调试,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青睐。

“汽车的智能时代正在加速走来,我们要顺应行业潮流,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山东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荣忠说。3月7日,《人民日报》综合报道了曲阜天博公司已成为汽车零部件“感知控温”领域的领跑者之一,其中调温器产品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单项冠军,产品批量出口英、美、法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济宁辖区的省、市系列重大项目,特别是“231”产业集群,正加速奔跑。科创背后,离不开技术骨干们,他们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或年长或青春、或开朗或沉稳,都用同样的精研与担当,推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我与济宁结缘的第十个年头。济宁授予我‘济宁科技创新杰出贡献专家’称号这一殊荣,我十分激动、深感荣幸。”4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了在4月9日举行的山东省济宁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济宁市聘请徐春明等11位院士担任济宁“人才大使”,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聚焦制造业企业攀登进阶,济宁市创新推出“干部助企攀登”这一利器。

“今年以来,济宁市全力推进‘助企攀登’工程,连续选派干部联系服务重点制造业企业,帮助企业扩投资、抓技改、上项目……”6月13日,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了济宁市“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让攀登企业“唱主角”,让驻企干部“挑大梁”,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建设制造强市,济宁市聚力提升‘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以19条关键产业链为抓手,全面推行‘群长+链长制’;按照‘3+1’模式组建助企攀登小组,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已累计为企业引进人才、技工1.3万余人,预支新增土地指标4260亩,新发放贷款248.5亿元。”1月4日,新华网刊发《山东济宁:以改革创新扬起高质量发展风帆》,报道济宁市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为助推企业攀登进阶,济宁市在政策、人才、土地、资金等方面强化要素保障。以更大力度加快产业提质增效、更实举措建设产业体系、更高水平实现企业攀登进阶。

9月3日,《经济日报》客户端报道了梁山县围绕“政府主导、国企主办、市场化运营”思路,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等问题;9月12日,《经济日报》客户端报道了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任城区指挥部新材料专班和驻企干部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高效协调解决环评、能评、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企业提供最佳的政策扶持、更优的要素加持,使得强者更强、优者更优,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不断升级延伸,最终交织成一个个更具生命力与发展活力的产业集群。当下,深入践行国家战略的济宁,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实现从“资源大市”到“制造强市”的转型与突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图文